转化一个陌生流量比较理想的结果是三次成交。
第一次信任成交,被人成交:
通过朋友圈、公众号或其他私域场景来描述清晰的人设,把你的故事真诚的讲出去,用户虽然没有接触到你的付费产品,但无时无刻不在接触你的内容和人设。
当用户主动与你聊天时,就基本视为已经被你这个“人”成交了。
第二次金钱成交,被产品成交:
用户在被“人”成交后,有了一定的基础信任后,才会因为好奇和兴趣驻足片刻你的产品,这时再通过社交工具进行交谈成功率才会好看。
第三次价值成交,被体验成交:
用户不仅对你信任,对你的产品认可,同时对你这个人的价值增长认可,这样才会成为铁粉,才有可能会帮你进行转介绍和好评。
大部分人加上好友直接就狂轰滥炸想着快速进行第二次金钱成交,这几率是无异于拿着随机项目尝试变现一群泛粉。
还有一部分人做完第二次金钱成交后直接就将用户“直接丢掉”,殊不知所有的差评都是金钱成交后产生的,无论是产业还是IP想要长久运营就一定要做好售后服务,不说能否促成三次成交最起码IP是能站得住脚的,低分风评会让IP慢慢隐匿得来不易的光辉。
我们常说“路人过客”,随着公域壁垒增高和私域壁垒降低,很多流量即使到了我们的私域池中也只是一个数字而已,他关注你的同时可能也关注了几十个与你相当的品牌IP。
在用户每天走马观花的过程中,谁能够吸睛才有可能获得用户给你讲故事的机会。
先想办法让用户“看”、使之被吸引“停留”、带着兴趣“听”完后才有可能认可并“付费”、持续的“听”和“停留”才有可能转介绍或促进二次购买。